close
最新信用貸款利率-車貸房貸-利率試算免費諮詢比較資訊總整理
 
資深貸款專員表示:車貸房貸信用貸款利率貸款前都需要嚴格的試算
才不會多繳一些不必要的利息,請貸款人貸款前都需要仔細地貨比三家。
 
說到貸款比較免費諮詢部分,分享一下成功貸款經驗及過程~
 
許多朋友急用錢到不行,但又難開口,更多人因為創業週轉不靈,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然後整個很懊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也不敢向家人或朋友開口借錢,遇到週轉不靈心急的同時更要警慎挑選借錢對象。
那個利息不是我們一般人繳得起的就不要去嘗試!!!
 
幫各位整理6間免費諮詢網站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比較又比較不用跑來跑去的。
 
缺錢真的很急,但還是要多問幾家每家的方案都不太相同真的差很多,可以比較一下!
免費諮詢他會幫你評估你的狀況然後給你符合你的方案,覺得適合你的你再去選擇就可以了!
 
希望以下整理出來的免費諮詢資訊對你有很大幫助 能趕快順利週轉。
 
無論你有任何貸款問題,投資理財.信用貸款.買車.開店創業.房屋頭款.結婚基金…很多 
 
都可提供你很多資訊
 
再以個人條件去篩選出最適合的銀行貸款方案
 
所以專業度真的很夠力,就不用再花時間一家一家銀行的去做比較了 
 
如果有需要可以看看以下我整理出來的各家免費諮詢網填表留個電話,貸款比較
 
就會有人跟你連絡了 (就不用再花錢自己打電話了) 
 
表格很簡單,只需留下簡單的姓名跟電話就可以了喔
 
(他們會幫你評估,非常方便快速的服務)
 
建議每家都填表格,由專員給您適合的方案,在選擇可以負擔的就可以了
 
免費諮詢包括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企業貸款、信用貸款、
 
整合負債.房屋首購貸款.就學貸款.青年創業貸款...等等,非常多元很方便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不收貸款諮詢費,找對放款的渠道重點是放款容易、快速
個人信用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企業貸款.債務協商
PS.代辦爭取高額低利、速度快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提供您完整的銀行貸款解決方案,為您規劃合適的貸款方案,
整合債務。商業銀行理財中心專辦各式貸款,信貸經驗豐富,
分析低利方案,高額撥款不需久候。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各種整合貸款的皆可申辦
他與三十家以上的銀行通路合作,事前免費評估,核准才收費
合理收費標準,依客戶狀況彈性收費也是一對一的服務品質,流程透明化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在各類銀行貸款都是以誠信專業積極的態度全力以赴幫助客戶解決財務問題。
專門協助個人信貸 汽車貸款 房屋貸款 企業貸款,記得留下聯絡資料有專人會聯繫你!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國際政治評論家 陳破空 繼暢銷書《中南海厚黑學》之後 ,
  又一撼世鉅著

  美中日三強爭鋒
  對美日台三角態勢最獨到的分析

作者簡介

陳破空

  原名陳勁松,1963年12月生於中國四川省三台縣。旅美中國作家、政治評論家。從事大量寫作與評論,以其深刻思索,敏銳洞察和犀利表達,成為出鏡率最高的美國華語電視與電台節目政論嘉賓。每週出場的電視、電台節目,包括:美國之音「焦點對話」、自由亞洲電台「財經評論」、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洛杉磯1300「尖峰時刻」等,收視率極高;兼為香港《開放》雜誌特約撰稿人,擁有廣大觀眾、聽眾、讀者和網友。

  勤於筆耕,著作等身,出版作品包括:暢銷政論書籍《中南海厚黑學》、《關於中國的一百個常識》;長篇歷史小說《趙飛燕》,以及中篇小說《颱風》,詩集《緋聞》等。2007年,基於深度寫作與評論,及其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榮獲美國「萬人傑新聞文化獎」。連年躋身海外博訊網「華人百大公共知識分子」榜。

  先後畢業於中國湖南大學、同濟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85年,率10名研究生,聯名上書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呼籲政治改革,並與中共中宣部對話。1986年,策劃、參與上海學潮。1987至1989年,執教於廣州中山大學。1989年,發起並領導廣州民運。1989至1995年,兩度入獄,歷四年半。1996年流亡美國,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現居紐約,任博爾頓國際商業學校校長。

  個人網頁:

目錄

推薦序一 戰爭警報:防患於未然/金鐘
推薦序二 絕對權力的邏輯:對內專制與對外擴張/高英茂

第一章 磨刀霍霍,中共準備打仗
軍費,軍費,還是軍費
武器快速升級,購進還是剽竊?
國防白皮書:透明度還是威懾力?
北京牽頭,引發亞洲軍備競賽
習近平「中國夢」的由來

第二章 南海爭端,北京展示霸權主義
中共點火,挑起南海爭端
「九段線」的來歷
北京厚黑戰術:假議和,真備戰
巴基斯坦海港,北京突圍
越共領袖回憶:毛澤東圖謀吞併東南亞
口號「不稱霸」,真意就是「要稱霸」

第三章 釣魚島,北京的戰略意圖
暴力反日示威,中國政府唆使
「保釣害國論」,親日派旋即失聲
中國曾大聲宣稱:釣魚島屬於日本
安倍外交包圍中國,北京坐立不安
美日同盟,中共望而生畏
爭奪釣魚島,北京的戰略圖謀

第四章 台灣,大國夾縫中的生存之道
共諜猖獗,影響美國對台軍售
台灣當權者的迷失
中台拉近,美國不悅
中日開戰,台灣可能宣布獨立

第五章 北韓核爆,究竟威脅了誰?
國際制裁北韓,中國大開缺口
北韓擁核,給中國招來禍事
北京密謀:用金正男取代金正恩
金氏心思:棄中投美

第六章 最大國家機密:解放軍腐敗透頂
當兵須行賄,徵兵能發財
各顯神通,各兵種斂財有術
驕奢淫逸,中共軍頭色膽包天
解放軍是酒肉之師
能不能打仗,習近平憂心忡忡

第七章 假如中日開戰
中共對外用武,出自內部危機
中國軍頭狂妄,急欲鋌而走險
假如中日開戰,國際支持哪邊?
模擬情節:中日開戰

第八章 網路攻擊,中共入侵美國
「九一一」十週年,北京叫板華盛頓
網路竊密,中共先下手為強
網路攻擊,重新定義的戰爭
新型大國關係:冷戰的代名詞
史諾登叛逃香港,中國大做文章

第九章 不敵民主潮,北京國際戰略潰敗
南蘇丹獨立,中共尷尬
緬甸回歸文明世界,北京難堪
力挺格達費,中南海失算
再挺阿薩德,北京開罪阿拉伯世界
賓拉登被殺,重創中南海心防

第十章 中國崛起,誰是中共盟友?
奧斯陸的空座椅:審判與被審判
中國形象敗壞,全球憎惡
美國重返亞洲,中共前功盡棄
TPP:經濟圍堵中國

第十一章 北京夢魘:俄印越「鐵三角」
抗擊中共,印度大有可為
越南,令北京害怕的國家
俄羅斯巴望中國與他國開戰

第十二章 中南海不安,最大敵人在內部
史無前例,維穩費超軍費
恐懼革命,王岐山推薦《舊制度與大革命》
藏人自焚,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抗爭
新疆仇殺,禍起鬍子與面紗

第十三章 透視中國國民性
讀懂中國人
小悅悅事件︰一個黨打垮了一個民族
國民表現,對比埃及與中國
寫鄧小平,傅高義誤讀中國

第十四章 假如中美開戰
中國真民意,聞者吃驚
中國人告洋狀成風
中國民眾將夾道歡迎美軍
長驅直入,中國不是中東
模擬情節:中美開戰

結語 中共覆滅,戰後中國形態
對美國的提醒
戰後中國版圖
戰後中國政體

附錄
1. 中共軍事指揮機構
2. 中國軍方人物簡介
3. 中國《國防白皮書》(2013 年):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節選)
4. 日本《防衛白皮書》(2012 年):周邊國家軍力對照(摘要)
5.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13 年世界最新軍力排名(摘要)
6. 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2013 年度):關於中國海軍(摘要)
7. 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2012 年度):關於中國軍費、軍備及對台策略(節選)
8. 南海區域圖與九段線
9. 釣魚島周邊形勢圖
10. 北韓核試爆及朝鮮半島態勢圖
11. 南北韓軍力對照

後記 除非中國民主化

 

推薦序一

戰爭警報:防患於未然

  破解當今中共政權的走向,已成為全球性的課題。學術界、新聞界、產經界、各國政府系統,無不投入專門的人力、資源,設立無數項目,以求有利、合理的對策。我與破空兄相知相交十餘年,在傳媒政論領域切磋議題、交換資訊,可謂海闊天空,樂在其中。但當他提出「假如中美開戰」的話題時,卻著實令我一驚。眾所周知,中美現在已經是「相依共存」的關係,尤其在經貿方面。雖然兩國的差異分歧乃至爭端很多,但何至於戰爭?是不是過於想像、聳人聽聞?讀者能夠接受嗎?

  提出問題後,破空兄詳釋其構思與章節內容,一言以蔽之,是可能性研究,並非一項土木工程那樣,作指日可待的預測。讀之可見,層層剖析,縱覽全局,全部依據多年的事實材料,加以歸納,絕非基於虛構。非常接近科研規劃的「可行性報告」。人類之生存皆與理想、前瞻、夢幻相連接,而夢想成真無不建立在踏實的研究之上。據實判斷,引證生動,可讀性高,是這本書鮮明的特徵。

  戰爭之預計。二戰之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預言,曾經甚囂塵上,美蘇必戰論大有人在,台海之戰亦有九五閏八月之說--這些引起高度關注的著名預言落空,但是,不減其出現的必然,不僅僅有讀者的需求,還有其正面價值:正是這些預言成為戰後強大的和平、裁軍運動的一部分。

  無疑的,有理有據的預言和推測,有警告的不可否認的意義。一個偉大的戰略家的特質,必須具有遠見,超越常人的高瞻遠矚。把握充足的資訊,洞悉局勢的潛在因素,權衡未來的利多與危機,方可有作為,立於不敗之地。記得有一次和破空談笑古今,憶及二戰日本攻擊珍珠港,納粹偷襲蘇聯,深有感觸。那豈是「貪得無厭」「狂者必敗」?完全可列為戰略家欠缺遠見的千古經典案例。

  今日中美對峙,乃是世界史上空前未有之怪象。和二戰後美蘇對立不可同日而語。雙方的軟硬實力都不成比例,沒有當年美蘇的恐怖平衡可言。這種荒謬的關係,本身就隱藏著許多不可知的異動。而當代戰爭的形態,已經越過二十世紀的常規戰爭,走向數碼戰、超限戰,因此,未來的戰爭學,已不再是總參謀部的沙盤作業,而需要更多的政治、外交、歷史的大戰略思考。

  破空兄這本書,以廣闊而深遠的視野,概括中共近三十年來內政外交軍事的歷程與當前態勢,顯示北京當局對內對外的重大難題無一突破,而且每況愈下,越弄越僵,漸行漸遠。西藏問題如是,新疆問題如是,連已到手的香港亦復如是。周邊國家不是貌合神離,就是公開叫板,東有美日台連線,西有俄印越鐵三角。處處被人當作「假想敵」。究其根本,完全沒有現代政治的協調智慧,受一黨制思維所主導,迷於封建傳統的強國夢。在這樣的背景下,想和美國平起平坐,並無道義高度和軟實力,而一味追求蠻力和硬實力,磨刀霍霍,擴軍備戰。

  書中對美日台三角態勢作了獨到的分析。兩岸由於內戰而分裂分治,中共在毛後,逐漸放棄了「解放台灣」的口號和不排除武力統一的提法,而且擴大了兩岸的經貿文化旅遊交往,敵對關係有所緩和。但是共軍大批導彈仍然對準台灣,停戰協議至今未簽,中共奉行武力決定論的意識形態亦從未改變。因此從理論上法律上,兩岸還沒有結束戰爭狀態。一般認為如果台海有戰事,美國是不會袖手旁觀的。這是中美可能開戰的一個看點。假如北京發生軍事狂人執政的局面,戰爭及其連鎖反應的可能性必然增加。

  史實顯示,中共奪取政權、維持政權迄今,靠的決定性手段都是暴力--戰爭,而他們的世界觀,從毛澤東為了消滅資本主義不惜人類死一半,到不久前朱成虎將軍狂囂不惜用核武毀掉美國西部幾百個城市--六十年不變。他們從來沒有為他們的邪惡言行,作過道歉。因此,一個表面上對外以糖彈、銀彈掩蓋了導彈、核彈,而對內肆無忌憚壓制人權自由的政府,其可能包藏的戰爭企圖心,我們是不能不防的。

金鐘(香港《開放》雜誌總編輯)

推薦序二

絕對權力的邏輯:對內專制與對外擴張 

  當你翻開《紐約時報》,你總會看到托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時事專論;當你打開 CNN 電視,你總會看到法里.查卡理亞(Fareed Zakaria)的時事論壇。他們的專論或節目所以能得到世界媒體的重視,是因為他們深入探討重要議題,破解複雜政治挑戰,以先知先覺的眼光透視世界危機。我敬佩本書作者陳破空先生,因為他就是一位深入透視、破解國際政治問題的評論家。你打開美國之音電視、自由亞洲電台或北美地區中文電視頻道,你一定會看到或聽到陳破空先生的時事評論。在華人國際社會裡,陳破空先生確是一位難得的國際級政論家。

  幾年前,陳破空出版了《中南海厚黑學》,對中國的獨裁政治本質、權術文化及運作模式有極深入的透視及破解,遠超過西方學者的分析及瞭解。這次陳破空先生新書《假如中美開戰》的出版,可說是前書的延伸,將專制權力的運作,從中國內政架構延伸到國際的環節。

  作者對權力(power)的本質及其運作定律,展現特別透徹的破解。基本上,權力的本質與運作有其「普世性」:「權力必定會腐敗,絕對權力會絕對腐敗」,換言之,不受制衡的權力一定會濫權。在一黨專制體制下的中國,不管對權力怎麼包裝,中國共產黨必定走上獨裁與腐敗之路。中國共產黨的首要任務一定是為黨的權利及生存服務。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中南海大門口的口號「為人民服務」只不過是文宣假象,絕對不是真正代表共產黨統治「權力」的本質及真相。

  從「政治權力行為學」(Behavioral Science of Political Power)的角度看,陳破空先生對共產專制政權的本質、結構及行為的精闢分析,已獲得學界及政界的肯定與重視。在這本新書裡,陳破空先生將「政治權力行為學」的理論延伸到國際關係及國際政治的領域。他深問當一黨專制下的中國,不受拘束及制衡的獨裁權力,向外伸張到國際領域時,會展現什麼現象,會發生什麼後果。這就是陳破空先生在這本新書分析破解的問題焦點。

  自從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建立政權以來,在二十一世紀的後半段,中國已在國際上多次使用武力,從韓戰到中印邊界戰爭(從東到西),從鴨綠江中蘇邊界的武裝衝突到中越邊界戰爭(從北到南),充分展現中國有堅強意志力,使用武力捍衛「國家安全」的決心。今天,「國家安全」的定位,已延伸到東海及南海、領海與公海的爭議。中國向來也堅持台灣、西藏、新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2005年又通過了「反國家分裂法」,更進一步具體凸顯以武力捍衛其自定「疆域」的決心。

  近二十年來,中國軍備每年均以雙位數快速增加。今天,中國的軍力已成為世界第二霸強,同時更動員趕建龐大投射軍力的核能航空母艦及潛鑑,洲際飛彈及隱型長程戰機等。很明顯,為了「國家安全」的新定位,必須要有擊破「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甚至於「第三島鏈」的投射軍力。依此「權利行為」邏輯及實踐的發展,陳破空先生不禁要問,中國對國際政治發展的下一步,再下一步是什麼?什麼是習近平最高領導人所強調的「中國夢」?這是一個全世界對中國崛起必須面對,極為嚴肅的大問題。

  大家對第二次大戰的全球大災難,應該記憶猶新。當然二次大戰的起因很多。但其中最關鍵者,莫過於一個崛起大國的「權力」無限制、無制衡快速發展的可怕動力。日本軍國主義及德國納粹主義無限制追求國內的權力的集中及專制之後,產生了將權力對外投射到國際領域的動能。其實,這就是「絕對權力」的動能,在有意或無意的專制操作下,自行走上「權力」無限上綱的軌道典範。

  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崛起會不會帶來第二次的全球「冷戰」或「熱戰」?會不會引爆中美戰爭、中日戰爭?會不會帶來第三次世界大戰?陳破空先生的新書堅持深入分析破解,追尋答案。作者為我們指出很多危機的跡象及趨勢。他擔心人類健忘而不會汲取歷史的教訓,讓歷史一再重演。今天,國際社會是否還有機會發揮「預防防禦」及「預防外交」的策略,及時制衡崛起中國的強大動能?

  陳破空先生的新書,應用「政治權力行為學」的基本理論,深入分析破解中國的崛起,及其對將來國際社會的可能衝擊及後果。這本書,我相信,所有關心中國政治及國際關係,又重視和平與民主普世價值的人都該閱讀。其實,特別應該細讀的是中國所有掌權的領導人及世界各國的決策者,因為他們對世界的和平與戰爭,擁有最大的決定權。在此,特別表示個人對作者的敬佩及誠摯的推薦。

高英茂(美國布朗(Brown)大學榮譽教授。曾任北美社會科學家協會會長、
台灣總統府國安會諮詢委員、外交部政務次長、駐歐盟代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9404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41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四章 台灣,大國夾縫中的生存之道

「維持美國的力量,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美國《台灣關係法》

利用區域爭端,北京拉扯台灣

2012 年,中日釣魚島爭端激化後,北京奢望兩岸聯合保釣,極少數台灣統派或大中華民族主義者,也趁機鼓噪兩岸聯合保釣,以為機會難得。初時,台灣出動,甚至演出台日艦艇水炮互射的一幕(2012 年 9 月 25 日)。但不久,美國政府向台灣政府打招呼,直接施壓,馬英九政府力避「兩岸聯合保釣」的嫌疑,轉而對釣魚島爭端冷處理,北京為之喪氣。

2013 年 4 月 10 日,日本與台灣簽訂《日台漁業協議》,允許台灣漁船在尖閣諸島以南水域捕魚,日台雙方皆大歡喜,日本、台灣雙贏。台灣明確聲明:該協議不適用大陸漁船,如大陸漁船前來,將予以「勸導離開或驅離」。日台合作,打擊了北京氣焰。5 月間,台灣果然驅離了進入該水域的大陸漁船。北京臉色難看,卻無從發作。

2013 年 5 月 9 日,在南海爭議海域,菲律賓公務船向台灣漁船開火,射殺一名台灣漁民。台灣為此憤怒,要求菲方道歉和賠償,實屬常理。然而,此時,北京趁勢插一腳,以台灣「保護人」自居,對菲律賓大聲咆哮,出言威脅。隨後,派出大批艦船前往仁愛礁,對駐守在那裏的菲律賓海軍實施圍困。

北京用意,在於拉攏台灣,並在國際上混淆中國與台灣之別,藉機兜售其政治「一中」。台灣人形容,中共大吃台灣豆腐。北京同時不失時機地利用台菲衝突,乘隙而入,在南海得寸進尺。

共諜猖獗,影響美國對台軍售

2011 年 9 月,美國宣布一筆總價值約 58 億美元的對台軍售。這宗軍售,是在台灣政府一再催促、美國政府一再推遲之下,拉鋸近一年多,才勉強達成的。據悉,這宗軍售的主要條款,是美國為台灣 145 架 F-16A/B 型戰鬥機提供最新裝備和改裝,以及培訓與後勤支持。

台灣擁有美國 F16-A/B 型戰機,想要升級為 F16-C/D 型戰機,為此,台方就向美方提出這宗軍購案,美方初時曾表露出售意願,之後卻陷入猶豫。台北再三催促,華盛頓卻再三推遲,一拖兩年。後來更傳美方「拒絕出售」這批武器給台灣。

起先,美方將推遲或拒絕對台軍售的理由,曲折解釋為「顧慮影響美中關係」。然而,1979 年美國與中共建交的同時,確立《台灣關係法》,之後,美國一直對台灣出售武器,北京先期默認,後期抗議,又發展到一邊抗議、一邊默認,不論如何,華盛頓從未看北京臉色行事,後來又怎會顧忌?況且,近些年,美國經濟不景氣,售武獲利,應該比從前更迫切。

陳水扁時代,美國對台軍售一度陷於停滯,與其說是美國拒售,毋寧說是軍售案屢遭國民黨控制的台灣國會封殺(黨派政治利益使然)。國民黨領袖馬英九上台後,國會與政府大致同調,幾年間,美國先後對台出售武器達 130 億美元。中共抗議,甚至動輒以中斷中美軍事交流為手段,予以要脅,美方不以為然、不為所動。華盛頓很清楚,北京潑婦姿態,鬧幾天就會自動收場。
 

 

 

 

B站與知乎的媒體化宿命 ... 程如先生所云訂閱專欄 2020-03-20 2萬 63 56 產品老司機手把手教寫文檔,10天線上課程,零基礎掌握產品經理必備7大文檔撰寫法。了解一下> 釋放雙眼,帶上耳機,聽聽看~! 00:00 15:23 本文將探討一下,就媒體化內容而言,知乎與B站的發展差異,以及資訊時代的公共媒體價值。 ... 在《B站會成為「兩微一抖」後的新一極嗎?》中,我做了一個設問:「兩微一抖」後的新一極會是知乎還是B站?無論是從公共話題的參與能力,還是用戶自發的傳播意願上來看,這兩個社區的傳播外延都在向平臺外溢出。 新冠肺炎的疫情爆發後,知乎、B站這兩個內容社區都上線了疫情專題頁,除了刷微博、看微信文章,許多人從知乎、B站上獲取著有關新冠肺炎的防護知識、疫情發展情況、防控進展等一系列信息。 作為熱點事件的新興媒體渠道,知乎、B站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公共傳播平臺,對於公共話題的跟進,顯現出這兩個產品正在逐漸走向媒體化。 這種由內容或社交走向媒體化的轉變,是當年微博、Twitter、微信等平臺都經歷過的。 本文將探討一下,就媒體化內容而言,知乎與B站的發展差異,以及資訊時代的公共媒體價值。 1. 走向即時,信息產品的媒體化宿命? 「只要和新聞絕緣一會兒,心裡的牽掛就在習慣性地積累。」 阿蘭·德波頓形象地描述了當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即人們對即時信息的獲取需要,固化為一種生活習慣,這在「信息」與「新聞」的邊界愈加模糊的當下尤其突出。 社會信息化程度越高,對即時信息的需求就越大,這也影響了幾乎所有的信息化產品。 知乎與B站都有社區化內容的一個共同特點,即內容沉澱與流量累積,知乎的陳年問答、B站老番,站內很多內容是不太受「時效性」限制的。 時效信息的社會性需求,是當前網際網路流量的最大增量,由此產生的基本趨勢是,提供信息服務的平臺很容易為獲取流量,而向即時信息「低頭」。 無論是「知乎熱榜」,還是B站如今經常性的時事熱點專題,都在顯現出這種趨勢。而即時性的突出,是媒體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這點在微博、Twitter的「媒體化」轉向中,都已有過驗證。總的來講,B站與知乎的媒體化過程依然是一種增長策略。 再看知乎、B站的媒體化趨勢,呈現出了什麼特徵?又會走向何處? 以本次疫情傳播為例:2月17日,知乎發布的「戰疫」數據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知乎新增了11.7萬個與「疫情」「健康」相關的問題,獲得超過50萬個回答,相關回答獲17.3億次閱讀,收到贊同數達到1062萬次。 嗶哩嗶哩的「宅家戰疫」大數據報告顯示,1月18日至2月18日期間,用戶觀看疫情相關視頻19億次、搜索疫情關鍵詞1.2億次,創作相關視頻總時長61218小時,連續播放超過7年,累計發送「加油」彈幕1235萬條。 從整體數據傳播量上看,兩者並沒有太大差距,差異體現在傳播細節中。 兩份數據報告還顯示: 知乎上線的「抗擊肺炎」專題,7*24小時即時更新,瀏覽量達到近10億次,國家衛健委、人民網、環球時報、新京報等超過3000家權威媒體及專業機構站在知乎發聲與科普,2萬篇專業科普內容被閱讀了1.56億次; 另一邊,B站在第一時間聯合央視新聞上線了實時疫情專題頁,專題累計瀏覽6.4億次,視頻播放9.3億次,疫情前線直播觀看人次2166萬次,各區UP主上傳的疫情科普類視頻累計播放量3.6億次,7200萬次互動。 此前提到過,在走向「兩微一抖」的過程中,知乎與B站提供了更多的內容品類,連接用戶與媒體、機構的公共媒介屬性也在顯現。 整體而言,兩者之間的差別依然是在內容形式與流量的匹配上: 知乎還是文字問答內容占據主導地位,顯示優先級為「問題—優質解答—答主」,優質解答是最重要的; 而B站是以視頻為第一形式,優先級為「主題—精選視頻—UP主」,但實際上,以UP主為中心的「輻射半徑」仍是B站傳播的重要形式; 此外,從知乎熱榜起,知乎就開始呈現出一種「微博熱搜」式的運營策略,繼續加大平臺的推薦引流功能,疫情傳播中的策劃、運營也比較突出; 而B站和官方媒體,特別是央視新聞的合作,B站承接了廣電媒體的部分傳播職能。 由此關聯的一個較為顯性的差異,是知乎與B站的傳播主體差異: 經由較真的知乎網友一起回答和「精選」出來的答案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答主的權威性,頗有一種「作者已死」的意味,問答的主體性傾向讀者,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人際傳播而非大眾傳播。 因而,知乎問答或專題的總量看似不小,但流量相對比較分散,很難產生百萬乃至千萬的單一問答或回答。 B站雖然也是UGC主導的內容社區,但近些年流量的聚集效應越來越明顯了。 首先,視頻形式還是內容生產的最高門檻,無法形成真正的「人人創作」;其次,B站的視頻雖然也是「一鍵三連」的用戶篩選機制,但對內容解釋的話語權還在UP主。 雖然都說B站是個學習軟體,但B站的內容總體而言還是泛娛樂化的,用戶僅僅扮演了一個「吃瓜人」的角色,根據不同口味選擇適合自己的「瓜」而已。 「瓜」究竟好不好吃,人各有異,這是興趣導向。 一個能夠反映兩者之間這種傳播主體差異的案例—— 「巫師財經」,憑藉更新穩定的「硬核財經」視頻,在B站三個月吸粉百萬(目前285.4萬粉絲),成為了B站2019年度黑馬UP主,但在豆瓣、知乎很快就被扒出來人設作假、洗稿、抄襲的問題。 這是平臺內主體性的差異導致的受眾反饋差異。 從兩個平臺的頭部帳號情況,也能看出因此導致的流量聚集差異: QuestMobile發布的《2019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秋季大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9月,知乎平均月活4865萬,同期,B站的月活超過1億。 B站、知乎的月活數據之差剛到兩倍,但兩個平臺頭部帳號粉絲量級相差遠遠不止兩倍:根據知乎網友統計,截至2019年6月份,知乎平臺百萬粉絲以上的用戶僅張佳瑋、李開復二人。 ... (知乎用戶統計數據,2019.6) 目前,這份榜單粉絲量前十的用戶中,張佳瑋、李開復的粉絲增長非常有限,張小北、李淼、warfalcon、田吉順則剛剛收穫了超過一百萬的粉絲。但在B站,百萬粉絲已經漸漸成為一種計量單位,並且B站的圈粉效率還在加速。 藍鯨渾水在1月份做過統計,2019年的百大UP主中,粉絲量最高的老番茄擁有777萬粉絲,粉絲量最低的百大UP也擁有92萬粉絲,百大UP主平均擁有226萬粉絲。 此外,尚有37個未上榜百大UP主名單的UP主擁有超過百萬的粉絲(除bilibili官方帳號)。 目前,老番茄的粉絲量已經達到956.6萬,馮提莫在B站直播4天就收穫了B站百萬粉。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的刑法課程在B站走紅後,3月9日羅翔受邀在B站開設帳號「羅翔說刑法」,僅僅3天,一則兩分鐘的個人介紹視頻,播放量超過330萬,粉絲量超過100萬。 從高知問答社區開始下沉的知乎,在眾多「精英」的檢視之下,有一種天然的對作答者的「祛魅」,優質回答高於優秀答主,這是知乎用戶的肯定次序; B站究竟還是個泛娛樂化的視頻平臺,流量的集聚效應只會更進一步。 2. 社區媒體化的兩種可能 知乎、B站,一個圖文主導,一個視頻主導,放在一起比較是基於的社區產品的特點——匯集共同興趣與行為模式。 同為UGC社區,以問答為核心的知乎,「問」、「答」缺一不可;但以視頻內容為核心的B站,真正的UGC內容還是UP主的投稿。 畢竟,彈幕是一種社區文化,而非創作。 前面提到,知乎更傾向於讀者主體性,這種模式更適合「人際傳播」。知乎用戶提什麼問題、答什麼問題、瀏覽哪些問答,主要是基於用戶的個人興趣、認識邊界、弱社交關係等。 基於「問題」的基礎傳播鏈條,使得知乎的單一內容很難出現「大眾傳播」,也就是「爆款」。因而,平臺方的內容運營就非常重要,上線知乎熱榜,是知乎主動追求即時熱點的流量,畢竟僅僅是「新鮮事」的特點就足以勾起讀者的興趣了。 知乎推動的媒體化,是類似微博、Twitter當年的產品媒體化策略,並不一定是新聞事件,而是當下引起關注、熱議的各類信息,形成新的輿論場。 在知乎的「戰疫」數據報告中,熱點就是「防治肺炎」的科普、疫情相關的書籍。 另一邊,B站的媒體化,其實仍在原有的內容框架之類,設置專題只是一種非常態的運營手段。 B站的媒體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與主流媒體的合作,如此次與央視新聞合作的疫情報導、與人民日報、環球時報聯合出品的漫畫作品。可以預見,以後會有更多主流媒體會把B站作為宣發的重點平臺。 B站的媒體化,並不是產品定位的變化,也不是一種固定、專門的通道,而是臨時專題、乃至跨年晚會這種靈活性更強的設置,不會改變原有的UP主核心的內容生態。 此外,由於B站的流量效益逐漸顯現,品牌方的注意力也在傾斜,比如釘釘在B站「鬼畜求饒」的一段視頻,目前的播放量已經超過兩千萬。 阿里、騰訊、小米等企業帳號的官方鬼畜也越來越多,B站事實上成為了「Z世代」營銷的主陣地。 對於知乎而言,「知識社區+媒體內容」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明晰的發展趨勢,知識社區帶來互動,媒體內容刺激流量活躍,這對商業化依賴廣告營銷的知乎,能直接促進收益。 需要注意的有兩個問題,一是作為有限度「討論空間」的可控性,這是風險管控問題;二是媒體化內容與原有「知識化」內容的平衡。 畢竟,媒體內容天然是碎片的、反結構的,這與「知識」相悖。 總的來說,媒體化對B站和知乎而言,既是內容的調整,也是商業化的一種鋪墊。 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共媒體 當代線上輿論場,並非是一個個孤島,而是一種互相分離卻又時時連接的整體。 一個由脈脈引發的「職場996」話題,在微博被廣泛傳播,再回到知乎、微信的討論環境中,接著被UP主做成鬼畜視頻上傳到B站——我們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種信息傳播、消化、再生產的環境。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關注、爭議、共情,是「把孤島連成大陸」的第一步,更具普遍價值的公共議題才得以顯現,即使很多問題是難解、甚至無解的。 「我們得到的太多信息乃是超出自身消化能力的數據或抽象事實。」(阿蘭·德波頓,《新聞的騷動》) 人們從未像如今一樣,時時刻刻直面著新聞、信息的衝擊,對個體而言,信息過載帶來的恐慌、焦慮、興奮、嫉妒等種種情緒,並無太多益處。 阿蘭·德波頓認為,新聞(原文指國際新聞)的最大益處在於,幫助人們突破個人的局限,延伸自己的同理心,關注自身以外的話題,進而推動我們與其他人群之間富有想像力的接觸、實際的援助,以及相互的理解。 B站UP主@林晨同學在1月24日發布的Volg《武漢封城後的24小時》,在B站播放量達到848萬,微博播放量達到3659萬,還被央視轉載,使得武漢之外的更多人能夠產生共情。 微博用戶@孔維w在2月2日發布的剪輯視頻《我們最好的時代,就是現在》,播放量達到9688萬,微博網友評論中「善良」、「感動」都是高頻詞。 科普自媒體回形針PaperClip在2月2日發布了視頻《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專業、形象向大眾科普了,這條視頻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達到4758.8萬,微博播放量1.1億次,不少官方媒體紛紛轉載。 「查閱新聞就像把一枚海貝貼在耳邊,任由全人類的咆哮將自己淹沒。藉由那些更為沉重和駭人的事件,我們得以將自己從瑣事中抽離,讓更大的命題蓋過我們只是聚焦於自身的憂慮和疑惑。」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這些關注到疫情中個體命運的作品,藉由社交媒體傳播,不僅會給當下的人們提供了一定心理支持,也會成為我們檢視這段歷史的參考。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media/n2z9282.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9859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車子貸款人變更台南銀行貸款申請條件台北房貸審核速度最快台南銀行徵信查詢
負債太多,如何降低個人負債比?債務處理有感3妙方! 嘉義整合負債是什麼 高雄代辦貸款公司推薦個人信貸、車貸、二胎不能只看「廣告利率」,如何比較看這四點 屏東債務協商後果 新竹信用瑕疵是什麼玉山銀行二胎房貸 申請失敗,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辦理? 高雄儲蓄險是什麼 個人信貸試算債務協商程序超詳細步驟大公開!教你如何成功申請 台南各家銀行信貸利率 台北申請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貸款利率計算 的頭像
    貸款利率計算

    貸款利率計算 貸款換算 利率計算

    貸款利率計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